
自序
自古以來,各族文明皆有占卜一事,人類究極在乎的不過兩件事情,過去和未來。小到一個人,追悔過去,常常說出“如果當時如何,現在就不是這幅光景了”,大到一個種族甚至整個人類,在探尋起源,開拓未來。
占卜,以微見著,從遠古的龜殼到近代的紙牌,以各種器物,或者以時間方位等手段來探究未來的吉兇禍福。
自伏羲演八卦,文王推周易開始。以此為基礎,華夏文明衍生出了無數的占卜方式。從各門派學說的修士、學者,到民間的百姓,都將自己對於自然的觀察,人和天地的連接,以及天地對於自己命運的影響,變成了種種奇妙而有趣的占卜方法。大到傳說諸葛武侯以奇門遁甲之術定一國之興亡、一戰之勝敗,小到個人掐指一算看出行之吉兇、失物之方位。應用萬千,不一而具。
今應師兄--香港著名作家林聰先生邀請,將家中所藏之清代至民國的卜書,修復整理,並影印編輯。所讀之人,或研習,或閑讀,或束之高閣。總好過隨著時間,慢慢的錯漏直至軼散。許多年後,再有後來人問起,許多事情總好有個出處。
這些卜書,多是民間版本,內容也都是依托諸葛武侯、袁天罡、邵雍等先賢,已不可考。或是卦書總集,或是通勝殘頁。有竹紙、洋紙,有石印、機印。到手時已殘破不堪,送至琉璃廠中國書店處,委托古籍修復徐老師歷時許久,才修復完成。
古人總說“敬惜字紙”,大抵是自倉頡造字到蔡倫造紙,文字的突然出現使得知識飛速的傳播,社會飛躍式的進步。文字本身就充滿了靈性,對字紙不敬便是對智識不敬,乃是大罪。所以,拋去內容本身,我想著許多東西,無論依托何等有名的先賢,經歷代飽學之人整理歸納,並實用驗證,縱使殘破也是承載著許多的智慧,是謂文脈不可斷也。
乾,元亨利貞。君子慎始。
鄧智仁
辛丑年秋月 於北京寓所
Details
- Publication Date
- Nov 7, 2021
- Language
- Achinese
- Category
- Religion & Spirituality
- Copyright
- All Rights Reserved - Standard Copyright License
- Contributors
- By (author): 智仁 鄧
Specifications
- Format